近日,“2023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在青岛召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受邀参会,并与崂山实验室共同组织召集未来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愿景与目标平行分会。青岛海地所党委书记赵洪伟应邀出席会议,正高级工程师胡刚主持召集未来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愿景与目标平行分会并作报告。
分会期间,胡刚作“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应的钻探选址”报告,聚焦青藏高原隆升的全时序沉积记录及其揭示的重要科学问题,超前布置科学钻探选址调查,提前谋划该海域大洋科学钻探建议书,将为实施以我为主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提供钻探航次储备。分会特邀来自哈佛大学的美国科学院院士charles langmuir教授、崂山实验室牛耀龄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peter d.clift教授、北京大学常燎研究员、美国马里兰大学william mcdonough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luc-serge doucet博士、浙江大学李春峰教授、德国波恩大学michael weber教授分别作国际前沿研究报告。国内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崂山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多家单位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洋科学钻探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迄今为止历时最长、成效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计划,开放共享与国际合作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中国钻探平台(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的加入对中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大洋钻探科技力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科学家必须立足科技前沿与国家需求,提出有竞争力的钻探建议书,实现更多中国科学家设计领导的国际大洋钻探航次,才能有力助推中国酝酿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由崂山实验室主办,共有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150余家海洋科研机构及大学的约300位代表参加会议。该会议已于2016年、2018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累计2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124个海洋科研院所与高校、9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推进知识经验、观测教育资源、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共享,加强全球海洋观测、预测、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领域协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